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高太尉新传 > 第十三章 此生但愿天下宁

第十三章 此生但愿天下宁(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郑居中心里一宽连忙笑道:我也不是专门为了子由公的病才赶回来的实在是因为大名府乃是北地重镇若是子由公一日不能理事便须得找人代理。不管是出于公务还是私情我都不能放任不理。倒是子由公你已经一把年纪了该歇息地时候便歇息。别一天到晚劳心劳力。到了这个年纪哪里还有本钱和年轻人较量

苏辙微微笑了笑却不说什么要休息的话而是紧赶着问了问边防情况。当知道郑居中一圈巡视下来结果是定州城防以及一应准备措施最好的时候他的眼中突然流露出几许惘然。对于他来说定州不啻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名字。当年宣仁高太后去世苏轼为了避开朝中各式各样的攻击自请出知定州。结果哲宗连挽留都未曾挽留便任其离去。

苏轼到了定州之后整饬军队休整城防很快便让定州境况大为改善。然而这一切还没做完的时候朝廷便又下旨意将其远远贬谪了出去至此之后苏轼便再也没能回到定州。而现如今郑居中一番巡视下来居然说定州情况最好他怎能不感到百感交集毕竟那是曾经洒下他兄长热血的地方。

大名府乃是北地重镇商贾云集不说在战略上也是东京城的一道屏障因此知大名府向来都是要职哪怕是自宰辅迁任北京大名府留守也往往不会视作左迁。但是如今知大名府苏辙却无疑是一个异数。

倒不是说苏辙的资历不够事实上哪怕和如今朝堂上蔡京何执中阮大猷等人相比他的资历也足够老亦算是三朝老臣。再加上他耿直敢言的脾气在士大夫之中亦是颇得人望。之所以说是异数是因为如今朝廷是新党当道旧党中人勉强算起来也不过是几个言官即便连各地的那些地方官都算上也难以和当初熙宁变法时旧党的庞大阵容相提并论。

那时朝廷有司马光文彦博还有曹太后高太后大多数人都是站在旧党这一边的。而如今经过哲宗的绍述以及赵佶的崇宁新政旧党的人数已经萎缩到了一个非常小的数目而他们的境遇却比当年大有改善。毕竟若是换在哲宗年间他苏辙铁定还在湖北或是海南的那个犄角旮旯里呆着。

朝政的每一点变化苏辙都敏锐地看在眼里时不时便会有切中时弊的奏折上呈。而无论准或不准内廷都会有相应的回复而他的奏折也同样会视情况明天下这一点变化令他异常满意。虽然和朝廷如今的执政相公意见不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职事他却未曾有一星半点懈怠。可是六十几岁的人比不得那些年轻官员的精力充沛在和郑居中巡视了大名府周边的州府时他终于累得病倒了。

得知这一消息正在河间府的郑居中不敢怠慢把事情交待过后便匆匆赶回了大名府。当他看到几个大夫脸上的表情时心中不由咯噔一下生出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怎么。苏大人的病很不好么

见到是这位宣抚使几位大夫面面相觑了一会便公推了一个人出来说话。那五十出头的大夫老老实实地对郑居中言道:苏大人身体一直不好原本这个年纪就该卧床静养地无奈他一直都不肯停歇这积劳成疾怕是再有回天妙手也没用了。如今看来若是好生将养着。大约还能捱到明年开春但若是不好

见那大夫脸色黯然不敢再往下说郑居中自然知道情况是怎么回事。他沉思片刻突然回头对一个侍从吩咐道:赶紧找人去通知子廷倘若他没有要事便让他回来看看。好歹他也是苏大人的族孙这种时候也该劝一劝才是。

那侍从唯唯诺诺地应命而去郑居中这才嘱咐几个大夫不得胡说举步便往内室而去。一进房间。他便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见苏辙斜靠在床上醒得炯炯的心中不由有些担忧。刚刚在外面和那些大夫的对答不会被人听去了吧

苏辙抬头见是郑居中。不禁露出了货真价实的惊愕:达夫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便劳你赶回来这些人也太小题大作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