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高太尉新传 > 第三章 召宰臣议改枢府

第三章 召宰臣议改枢府(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由于巨舰下水成功高俅行前就和高傑下了订单此时听到阮大猷的这一席话不由异常满意。这年头无论是女真还是辽国都尚未展海军而大宋只要有了这样一支生力军北可击辽国女真威慑高丽日本南可达蒲甘等国这十二世纪的远征舰队一旦建立起来此时海上还有谁能及

圣上英明远虑自然是我朝之幸一句例行颂圣俗语之后高俅突然望见外边有个人影在张望不由站起身来厉声喝道:是谁在外面

话音刚落一个小黄门便满面慌张地闪了出来下拜见礼后方才结结巴巴地道:小人小人奉圣上旨意召召高相公和阮相公前去议事

高俅闻言不觉疑惑见那内侍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看上去面生得很心中这才释然但仍是板着脸训斥道:你既然是奉旨而来自可大大方方地通传何必在外边躲躲闪闪地政事堂要地岂可容人不明不白地擅闯

小人小人知罪那小黄门登时把头低得更低了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小人刚刚到福宁殿执役不不懂得规矩

爹爹

高俅一归家就看到高嘉急急忙忙地冲了上来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见高嘉一脸的哀求他便轻轻拍了拍她的头道:你娘如今行动不便你去和你两个姨娘商议一阵子先去那里吊祭一下吧。代我和李夫人说他日我约了其他人必定再去拜祭言罢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头也不回地朝内间走去。

李格非的丧事仍在办便接连有数名馆阁学士上书请郡一时间引来无数人议论纷纷。一干原本只是闲职的官员也纷纷上书言事竟比建中靖国时求直言更盛。只是天子官家固然是欢喜了别人却是苦得很仅仅是整理那些各式各样的谏书就忙得一干小吏腰酸背痛更不用说负责检看的几个官员了。

圣上虽然没有下旨求直言这却和真正下旨每多少差别只是其中还有不少人是冲着揣摩上意而来的动机就不纯自然说不出什么好话

阮大猷一边将几份折子给高俅看一边笑道:这其中甚至还有人认为圣上对我等不满罗织了多条罪名似乎准备一举把如今的几位相公都弹劾了下去。心愚至此还想再进一步未免令人可笑

有什么可笑的这些人拿了朝廷俸禄不干实事成天就想着攻击这个攻击那个该说是我辈的耻辱才是对于所谓清议高俅一向没有多大好感原因很简单这个人说起来是左一套右一套仿佛有天大的本事但是若你真正问起细则便是一问三不知成了摇头先生。不仅如此这种人还要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如何如何为朝廷着想仿佛天底下就是他最忠心似的。

你也太偏激了阮大猷闻言只得苦笑一声。也就不再提这些事随手又拿起了旁边的一摞奏章。辽国陈兵边境虽然圣上没有大肆张扬但是朝臣还是紧张万分这些都是请求和西夏议和的。这些人都说恩威并济既然威已经到了不妨再施恩安抚。否则纵使开疆千里却不能保其太平仍然是朝廷的负担。听说这种意见如今在朝廷还相当有人支持。

高俅拿过几份奏章稍微翻了翻见全都是些老调重谈甚至有人还引用了欧阳修在新唐书中的评论说什么盖自古为天下者务广德而不务广地德不足矣地虽广莫能守也。呜呼。盛极必衰。虽曰势使之然而殆忽骄满常因盛大。可不戒哉他就不明白了唐时汉族威仪远播西域引得四方来朝之所以落得一个灭亡的下场也不过是因为子别不肖和什么德不足有什么关系。难不成大宋这所谓的恩威并济就能保住一世太平不成

这些奏折蔡元长看过没有他扬了扬手中那几分沉甸甸地玩意冷冷一笑道我敢担保蔡元长若是看到这些。必定也是笑其迂腐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知道抓住反而死死抱住祖宗成例这些人的脑子是不是读书读坏了

阮大猷本能地扫了一眼四周见几个书吏都不在这才松了一口气:你这话虽然没错但无疑是一竿子扫落一船人。要是让人传出去明天朝堂上无疑又是一场轩然大波。他见高俅满脸不以为意心中不由暗叹一声随即又问道。对了上一次所说的巨舟一事那时我对圣上提了圣上很是高兴说是你曾经提过要建海军彼时尚未有余力现在既然能够做到就按照你的话多造几艘备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