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高太尉新传 > 第三十一章 另有定计

第三十一章 另有定计(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你个高伯章蔡京仔仔细细地看着那张地图突然击节赞叹道怪不得你当时会提出在华亭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设立市舶司原来是早就在打这个主意他眯着眼睛又打量了一阵突然抬起头道物以稀为贵这一点伯章老弟你考虑过么

元长兄如今不是考虑物以稀为贵的时候不管在高丽日本卖出怎样的价钱比起中原来至少是几倍的利而这一点至少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彼无而我有定价的权利自然掌握在我们的手里。高俅自信满满地一笑又想到了如今日本所属地平安时代那些公卿贵族虽然比不上我朝官员但家底还是很厚的。若是钱不够他们也会想办法补偿。长年以来他们在我朝沿海收购了无数铜钱如今变相吐出银子应该不过分吧须知日本铜贵而银贱和我朝大不相同光是这差价便值得一试。

蔡京不住点头微笑心中却仍旧有些捉摸不定。看今天这架势根本就应该是高府中的幕僚集体出来参详叫上自己这个外人就显得有些奇怪了。他自忖这些时日和高俅相处得还算不错但远远还不至于到这种推心置腹的地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对方向自己示好

彭汝霖上书弹劾李清臣之后朝堂上的气氛再度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自从曾布回朝当初看错风向的官员便纷纷大为恐慌如今见曾布将矛头指向李清臣自然是人人噤若寒蝉。不仅如此在这种大势驱动下往日风头最劲的一群言官也没有出头为李清臣申辩其中当然有李清臣为人两面倒的缘故。

朝堂上固然闹得沸沸扬扬民间也同样不得消停。因为出了高俅这一桩事情阮大献大起三班巡卒像梳头一样把整个汴京梳理了一遍。这一番梳理不打紧仅仅是第一天因为各种罪名劣迹被下狱的便有百多人三天下来整个开封府监牢里关满了各色人物让上下人等大为头痛。

此刻高府书房中却在讨论另一个议题除了高俅和宗汉以及调来书房的几个北院学生之外还有另一个中年人在座。那位贵客不是别人正是仍旧在家休养的蔡京。很长一段时间的上下运动之后那个知江宁府的差遣终于被拿掉如今他名副其实的赋闲在家最后只保留了一个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职。当然同是虚职高俅这个宝文阁学士就要有分量得多了。

这些天来高俅和蔡京来来往往写了厚厚一摞书信从字里行间高俅都能体会到蔡京的精明能干尽管那些治国之策有些他是能够接受的有些则根本不能接受但这却并不能掩饰蔡京是一个能臣的事实。毕竟尽管他对大宋了解日深但论起经济之道他仍旧是只懂得一个皮毛别说不能和蔡京这个大行家相比就连比起宗汉来他都差了一大截。

伯章老弟你提出的主意朝中以前就有人提过。甚至早在唐时便有人用白银用在生意上。蔡京一身青衫看上去显得格外儒雅本朝铜钱铸造太多其中又经常良莠不齐甚至朝廷多次下令更改一足贯的铜钱数量以七百文作为一足贯若是用白银。则一两至少可值铜钱数千文确实很是诱人但是我朝的白银太少了在给辽国的岁贡和给西夏的岁赐之外剩下的其实寥寥无几。要让白银和铜钱一样在市面流通难度太大。

这个寥寥无几指的不过是白银地年产量和历朝历代积攒下来的巨大财富相比再加上边远各路买金银上供的往事高俅知道。国库中的银两还是颇为可观的。不过。他当然不会把主意打在这一点上。

元长兄这一点我当然知道我想问的只是。倘若让你选择你认为是加大银矿的开采量更好还是从外部输入更多白银的好

蔡京被高俅地这个问题问得一愣好半晌才反应了过来。加大开采不太实际毕竟这有人力物力的限制但说到从外部输入嘛伯章老弟你指的是高丽还是日本

知我者元长兄也高俅面上微笑心中却是惊讶万分仅仅从自己开市舶司便想到这一点。怪不得人道蔡京是一个能员而且是敛财上的能员。比起南边的那些小国来高丽和日本一直崇慕我中原文化衣冠穿戴更是以中原为典范所以无论是手工艺品瓷器还是生丝都是他们那里最受欢迎的货品。在本地不过十贯钱的丝绸衣服到那里就可以卖到百贯之数。像日本这样的国家虽然缺乏铸币的技术。但原矿石还是不少的算算真正地成本其实比我们自己开采更合算。

他一边说一边示意宗汉展开一幅地图指着上头地那个小岛对蔡京道:你看楚州和华亭距离日本岛的直线距离都相当近这条海路是非常便利的纵有风险也是可以克服地。据曾经去过日本的商人说那些日本掌权的公卿贵族都以拥有中原的物件为荣既然如此不抓住这个机会就太可惜了。当然等到机会成熟也不妨用各个击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