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清(校对版) > 第0853章 三阶段与七武器:久待的相会

第0853章 三阶段与七武器:久待的相会(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么也得持续五年甚至十年,在此前提下,怎么收拾北方工商?

最先开口那个军情司出身的官员扬眉道:“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将满人、官僚腐儒和工商打为满人一党,这不就好办了?三者本就是一党,也非我们刻意蛊惑。”

这论调的方向很犀利,以民族大义为名,行扫荡北方利益格局之实。

翰林院的官员却皱眉道:“举民族大义之旗,动静很大,颇难收拾,说不定还会激起民人追究过往之心,害处太多啊。”

这话也在理,之前英华复交趾,就是举起了民族大义的旗帜,强调交趾乃华夏故土,交趾引发的动荡到现在还没平息。

来自商部的人不仅能看到英华工商的诉求,还能看到本土人心的诉求。英华工商是不愿意北伐的,能通过北方工商殖民是最好的。如果真要推动北伐,那就得扫清北方工商,不让其成为英华工商的竞争者,有这样的利益在,才能推动英华工商赞同北伐。

但他这一论却是把敌人的面大大拓宽了,可借用的友方力量大大缩小,而且还需要英华花大力气培养。因此很多人都反对,认为事有权变,北方工商本是英华复土可借用的有生力量,推到敌人那一面去,未免太过不智。

陈万策道:“我们办事不是讲道理,而是要看实效。我们要得的实效是什么?是让北方回归华夏,与我英华成为一体。即便一时难以办到,也要打下好的根基,就如江南一般。我们在江南下了多年水磨工夫,才让江南入国,与岭南一同撑起英华。因此要得的中原,就必须是一个干净的中原,任何遗患都得尽量消除。”

他语重心长地道:“如果只为赶走满人,十年前陛下挥军自塘沽入北京,其实就能办到了……”

这话让不少人两眼圆瞪,传言还是真的!?

出身商部的官员却道:“两害相权取其轻,跟害处相比,民族大义之旗的利处最佳,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唤起北人与满清划清界限的,就只有民族大义了。”

当年皇帝挥军入北京,扶立乾隆,在官方档案里没有留下明确的凭据,毕竟此事一般人不太好理解,就连大多数官员都只当是传闻,没想到陈万策却亲口验证。

当然,此时已非往时,国人眼界已开,皇帝所为也利于国人,所以这秘密也没刻意严守了,而陈万策这个部门要办的又是绝密之事,说破一些东西,也利于团结人心。

陈万策再道:“如果再只是驱散腐儒和满清官僚,只要大军挥进,以军管政就不难办到,如此我等之功在哪里!?”

这一问道明了陈万策的立场:扫尽北方的利益阶层,这不是光用军队就能办到的事,而皇帝单独组建这个部门,怕也有这样的用意。不管是满人、腐儒官僚,还是北方工商,统统都是敌人!总之北方现有的利益格局必须被清扫,除了满人和汉人官僚腐儒,抱着前者大腿吸食北人血肉的工商,尤其是晋商集团,更是要清理的重点目标。

目标确定了,就得谈手段,可这目标就让大家犯了难。眼下英华工商正通过北方工商食利中原,这也是推动英华迈过货币改革,健全国体的必要步骤。这个过程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