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7章 四甲五甲进士

第107章 四甲五甲进士(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明进士的登科年龄平均约三十岁,按照七十致仕计算,理论上约有十四科进士同在官场做官。”

“理想情况下,每科取用二百一十四人,就能满足三千官位。国初的时候每科进士一二百,那时还有举人监生登上高位。”

“后来每科取用三百多,官场上就以进士为主了。”

“三百乘以十四,大约有四千多名进士,都有资格在朝廷担任高官,超过三千个官位需要。”

“这些人为了争夺官位,斗争越来越激烈。”

比例定下来后,还要确定总额。

朱由检早就说过要多取用些进士,补充都察院官员。

虽然如今设立了明法科、明算科,都察院官员能用这两科进士补充。但是明年的进士科取用人数,同样不能减少——

否则各地士子会有意见,尤其是那些不精通法律、数算的。

具体要录用多少人,朱由检做过计算:

官场位置有限,为了让自己留下来、把别人赶下去,进士之间按照同乡同年等关系组成小圈子,利用考核考察、尤其是京察黜落官员——

阉党和东林党的斗争,源头由此而来。

通过数据统计知道这个问题,朱由检却没有少录取进士的想法。

进士多了固然会引发官场斗争,少了却更不好。

尤其是廷推、部推、会选等选用官员权力现在都被文官掌握,如果进士数量没有官位多,他们只需要考中进士,就能按部就班成为高官——

“大明文官数量约有一万多,但是减去不入流的教谕、学正之后——”

“实际有品级的文官,约九千人。”

“正七品及以上文官,约三千人。”

这是朱由检命人按《大明会典》统计的官员数量,实际肯定有出入,但是偏差不会太大。

按照以前进士授官大多在七品以上的惯例,大明需要的进士官员,大约在三千这个数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