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2章 治国就是治吏

第102章 治国就是治吏(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对非进士出身官员六年迁转一次,袁可立觉得外面的反对声音不会太大。

那些举人、贡生、吏员出身的官员,根本无法影响朝堂决策。

唯一能发出些声音的,是他们之外的荫监——

这些人同样不是进士出身,按这个制度需要六年一迁。

他们本人的声音或许很小,但是他们的父辈,却多是朝堂大臣。

大明官员选用,进士、举贡、吏员三途并用,都可以担任官员。

进士容易理解,就是获得进士功名之后,拥有做官资格。

举贡就是举人和贡生,举人是乡试考取而来,贡生分为岁贡、选贡、恩贡、纳贡,通常是生员贡监,在国子监学习后有任官资格。

因此贡生通常和其他有任官资格的监生一起,纳入监生之中。

而监生除了生员贡监之外,还有举人举监、品官子弟荫监、捐赀例监。

不照顾这些人的情绪,会影响朝堂运转。

所以袁可立就询问道:

“恩荫文官,是否按非进士出身迁转?”

“六年迁转一次,对他们有些苛刻。”

这其中荫监又分为官生、恩生,和举人、贡生一样容易做官——

这些人合在一起,并称举贡官恩。

大明开国的时候,因为人才不足,经常有举贡出身的举人、监生担任高官。

但是在科举高度发展的现在,早就以进士出身为主。

其他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会受进士排斥,难以升为高官,更别说得到廷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