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墨临万界 > 第十六章 主父偃盗书

第十六章 主父偃盗书(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冬去春来,春走夏至。

但是儒家也有动作,那就是影响下一任皇帝,也就是太子刘荣。可惜刘荣贵为太子,却没有皇帝命,因为女人的原因被废了,刘彻后来居上。

也因此,儒家注定要悲催了,一个错误的选择,让儒家直接被打入冷宫。

对于儒家思想中的忠君之道,汉武帝很欣赏,内以推行儒家治国,外以兵家安邦。但是汉武帝的器量并不大,对于儒家还是耿耿于怀的,所以儒家他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只有这样,自己的统治才会稳固。

因此这需要时间,温水煮青蛙,慢慢的蚕食儒家的势力,据为己用。为此,汉武帝布下了许多后手。

儒家两大先贤,一为孔子,主张仁;二为孟子,主张义。因此儒家的中心思想便是——仁义。

仁义道德,诗书礼乐。

可以说,儒家儒生在世人眼前都是君子做派。一个个温文尔雅,内涵深蕴。

先秦诸子百家,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的特性,很容易分辨。

但是随着一个朝代的消亡,新朝代崛起,诸子百家也会有所变化,曾经纯粹的文化,渐渐的消失,变得充满了利益。

先以儒家嘲讽百家,让儒家的势力受到打击,这样才好收拾残局。他需要的只是儒家思想,而不是忠于儒家的那一群人。

作为治下子民,最终只能忠实于汉武帝自己。

时间匆匆,转瞬到了元光三年。

这一年,楚天舒并没有完全掌握第四重功法,想要将墨家真气转换成儒家文气,对于学识方面需要很多,可是楚天舒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如今只能转换十分之一,这还是经过苦思冥想得到的成果。而且为了能让自己完成这一重功法的修炼,楚天舒开始每天练习书法,希望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传承。

先秦时期,儒家被始皇帝不喜,因此被坑杀了很多儒生,就连儒家典籍都焚毁众多。后世流传的《论语》之类的,都是儒家传人整理集中起来的。

因为经历了不可磨灭的伤痛,所以儒家变了,变得想要拥有权势,希望能获得拥王之功,不会像是先秦时期那样,被统治者不容。

高祖刘邦逐鹿天下,儒家便是帮助者之一,但是战场上儒家对于高祖的帮助很小。建国后,高祖信奉的便是道家,所以后期统治才会那么的温和,无为而治,修生养息,一直延续到景帝时期。

但是道家帮助高祖平定天下后,便消失匿迹了。所以儒家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只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消减,每一任皇帝都不一定尊崇儒家文化。尤其是景帝时期,景帝更是向往道家黄老之术,希望长生,因此儒家被选择遗忘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