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民国弃妇逆袭 > 民国弃妇逆袭 第18节

民国弃妇逆袭 第18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方晴轻叹一口气,再检查一遍行李。方晴的行李不多,主要是被卧寝具,再有两包袱衣服,些许日常杂物,已经该包的包、该捆的捆,都弄好了。刘大娘和钱二嫂来帮忙,看已经打理好,便陪方晴说话。

不多时,叫好的人力车便到了。刘大爷特意没出摊儿,大伙儿帮着把东西搬到车上。行李坐车,人押车。

方晴一边儿冲大伙儿摆手,挨个儿叫着,“刘大爷、大娘、二嫂子、大丫、小弟,都回去吧,外面冷——”一边往胡同外走。直转过角去,看不见大家身影了,方晴才用手抹把眼睛。

到了门口,想是小安打过了招呼,门房只略问几句便放了行。方晴多给了点儿钱,拉车的帮着把行李拿上楼去。

方晴对新住所很满意。这个位置在法租界边缘,房子据说是法国人建的。从外形上看,确实像。方晴不懂建筑,反正这风格不是中式的就是了。

快进腊月了,南市到处都是买年货的,店里也适时贴出减价促销的广告。

先在布庄给刘大爷刘大娘以及钱家三口都买了衣服料子,过年了大家都做身新衣服穿;又单独给刘大爷买了酒和茶叶;走过胭脂水粉店,给钱家大丫买了一盒子昙花香粉,小丫头之前念叨过;走过肉摊儿,又买了一大刀肉,有十几斤——天冷了,在外面冻着,刘大娘过日子仔细,有这一刀肉可以吃到过年了。末了数了数剩下的钱,再给钱家买了些鱼虾。最后只剩了三四个银角子,方晴才意犹未尽地罢手。

然这么些东西方晴是拿不回去的,便干脆又拿出两角钱雇了车,拉回去。

钱家和刘大爷夫妇又合请方晴吃饭,有从街口饭店定的扒鸡、炸小丸子,有钱二嫂拿手的炸小鱼、煎豆腐,刘大娘擅长的锅塌鱼盒、坛子肉,大盘小盘摆了一八仙桌,煞是丰盛。

席间自然少不得殷殷叮嘱,免不了依依惜别,就连钱大丫都一边往嘴里塞肉丸子一边说,“晴姐,你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再回来。”被她妈照后脑勺扇了一下。

这些西式小公寓用围墙圈起来,留前后门,前门竖大石,上曰“桐园”,院内也应景地种了不少梧桐树。方晴并不认识梧桐,问过人才知道。只这名字起的——桐园,铜圆,想是取名的人希望住户都财源广进?

小安住的是倒数第二排的顶楼三楼,两间卧室,都是朝阳的,一间会客厅也颇为宽大,又有盥洗间,带自来水和冲水马桶,是很现代的房子。

屋内摆设很随性,印度的地毯上摆着中式的条案,西式的睡床边儿上是日本的桌子……虽杂,却不乱,反而有种奇异的和谐。这就是小安的本事。若是方晴自己收拾,恐怕是一水的粗苯木器,腿儿粗、面儿厚那种。

奇怪的是屋里没有鱼虫花草,除了西洋角柜上那一盆子水仙。

“行,姐记住了。”方晴笑着说。

众人都笑了。

吃过离别宴,第二日就是礼拜天。阴沉沉的,似要下雪的样子,很有离别的意境。

方晴打量一遍自己住的这小屋,想起来时的场景,又想起冯璋,经年未见,不知他是不愿来还是已经离开天津了。

说来离着冯璋驻扎之地虽不近,可都在一个城里能有多远?方晴却从没打主意去看看。跟报馆同事打听,方晴知道冯璋所在部队并未离津。他始终没来——许是我给他出难题了吧?或者我的存在本身就是难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