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超级书院 > 第401章 继续改革新旧交替

第401章 继续改革新旧交替(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质量审核问题?难道没人知道,这华夏共和国的官吏,几乎都被渗透了?就算是安全局的人,也别想查到好几年被渗透了的蛀虫。

而这批蛀虫,在双赢的基础上,当然指的是工厂和他自己双赢的基础上,也就很随意的宣布这些产品为合格产品,哪怕各项标准在内部检测的时候,距离合格产品还有那么一点点距离也可以得到通过和认证。

不管是什么商品,大汉人民银行都秉承着一个原则:好的留给自己,次等的远销海外,次品和不合格品卖给共和国。而因为直接把大部分的污染型厂房转移到了南方,所以北方的自然环境,姑且还算保持着很不错。

环境研究部,同样是近年来设置的一个研究部门,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发展,同时也研究各种污染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整改这些危害。

随着债券的兑换结束,第二期债券的发售也随之展开。

时间,转眼进入了公元215年。

两国都在互相较劲中发展起来,人民生活自然是越来越好。两国第一次发售债券的期限眼看就要到,所以两国的居民自然纷纷拿着各自的债权凭证,返回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领取到的却不是真金白银了,而是纸币。这是210年发售的新货币,在北方发售了五个月之后,南方也同时发售了这个玩意。

现阶段,这玩意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普及,甚至支票簿这种伴生物也随之出现,因为双方的兑换能力和可信度都还不错,所以基本上已经得到百姓的认可。

唯一的麻烦,大概就是南北纸币的兑换率不太一样。南方的十块钱,等于北方的一块钱,而且这个比例在不断提高。

北方大汉帝国已经打通了自凉州到西域各国,甚至印度的道路。虽然大型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之中,各项绿化也还在努力,但是这并不能够阻止,大汉陆军向外扩张,对外掠夺财物资源的欲望。

简单来说说,大汉帝国完成即将到来换届竞选之后,就要开始磨刀霍霍,刀锋直指西域了。

至于向东北、西南、西方、东方扩张的改造,也在逐步的进行着。不管是哪一项,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和卫生防疫机构建设等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可不是一点两点。

而南方那边,他们也需要高歌猛进。最近几年地方的资源开发得差不多了,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不能一口气就狂采。所以向外发展,在别国掠夺资源那是必然的趋势。

所以,对中南半岛的入侵和开发,自然是势在必行的。

当时,因为这件事持有钞票的人自然是怨声载道,结果南方差点再次闹起了起义或者示威游行什么的。结果司马懿果断觉得不妙,立刻停止发售更多的纸钞,并且推出了一些替罪羊,更拿出了一部分钱补助一些受到损失的人民,事态这才平息了下来。

至于北方,华夏科技院已经开始增加了货币研究所,专门研究货币和市场,以及货币和国家、国民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验结果,非常谨慎的增发钞票,而不是盲目印刷这玩意。

双方的货币政策不同,但首先发售纸币,信用度一直硬挺的大汉人民银行却是得到了整个华夏的信赖。分行开遍了大江南北,储户更是占据了全华夏总储户的65%左右。

值得讽刺的是,南北两国的百姓,在兑换了各自的债券之后,大部分的居民选择把现银,又以活期或者定期的形势,再存入大汉人民银行之中;不过华夏银行倒也不至于门可罗雀,还是有不少人把钱存进去的,毕竟那里的利息高一些。

这些储蓄,两家银行都会作为投资款,将其投入到两国谋取利益。不同的是南方的银行是什么赚钱就在北方投资什么厂房;而北方的却是把污染最重的那些厂房,都一股脑投资在南方。出产的产品,顶级和高级的返销北方,次等的作为合格品卖给南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