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超级书院 > 第399章 司马改革谢信成仙

第399章 司马改革谢信成仙(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节省下来的这部分钱,自然进入国库,留作应急之用。若是全部投入到建设发展之中,这个期间国家出了点什么事,那可就完全没有可以拿来应急的钱了。

可以说,共和国迅速进入了腾飞阶段。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第三年开始,共和国的税收至少可以提升三倍左右。

还是那句话,只要不出什么意外!至于如何不让他出意外,就看朱治局长如何去做了,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

南方搞建设,北方自然也不会放过建设。

‘西北大开发’策略被拉上了议案,然后经过内阁成员的投票之后,正式确定了这个政策的实施。

结果就有人劝谏‘为什么不学着北方发售国债?!’司马懿恍然,对外开始发售国债,头期发售六百万张债券,主要还是放在南方各地进行销售,只有30%是想办法拿去边市进行销售。

只是债券出来之后,销售情况不太理想。毕竟已经被北方的债券掠夺过一次了,南方百姓手中,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闲钱买债券?

不过边市那边反应倒不错,至少三天的时间,30%的债券就被抢购一空了。最终司马懿还不得不,直接把南方没有卖出去的债券,直接卖到了北方去。

结果,迅速得到了二百万金元。

计算了一下要付出的利息,再加上对明年的财政增长水平,进行大概的估算之后,司马懿直接把这二百万金元,直接投资在道路建设、医疗保健这两点上。

简单来说,就是进一步开发雍凉二州,同时不断绿化西域,想尽办法恢复西域的植被,哪怕种满胡杨林什么的也得种!

同时,修建一条丝绸之路!材料自然不是青石,也不是什么砖石或者泥土路,而是使用刚研究出来的,名叫水泥的建筑材料。

说起来,这也是科技院的一大创新了吧?前几年有人烧石头烧出了玻璃,然后随着玻璃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好事者烧遍了好几十种石头,结果居然把水泥给发明出来了。

早期的水泥还不是很优质,但是作为粘合剂,其成本比常用的蛋清糯米糊便宜得多,所以很快就取代了那玩意的地位,成为了各大城市修建城墙、房屋的首选材料。

结果,至少可以保证每一个城市,都有两家大中型的医院。至于医生问题,果断还是需要从北方招募医学院的毕业生南下就职,又或者仔细在当地提拔出色的医师和医学院毕业生。至于本土的医学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很快,整个南方就成了一个大工地。而大量的贱民……应该说共和国公民们,纷纷在国家的号召下,趁着农闲投入到国家大建设之中。

他们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得到不菲的工钱,而且他们也知道这些东西建设完毕,他们可以得到的好处也是很多很多的。

其他的姑且不说,且说这医院的事情,他们日后看病也会方便不少。

而商人也赚了不少,道路建设是国家和私人企业共同建设的项目,而私人企业在道路竣工后,可以得到该段路两到三年的收取过路费的权利。当然若是私人完全承包,结果就是道路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过路费收取年限会提高到六七年左右,这是政府无法容许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