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金手指 > 第44章 大明要立宪

第44章 大明要立宪(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自古盐铁都是国家专营这是必须的,否则谁都可以弄到更多的武器,岂非说造反就造反?

说道造反,崇祯似乎又意识到,为什么伪朝允许一部分的私人资金进入钢铁行业。那是因为伪朝依靠的是强大的火器立国,而不是冷兵器。就算敌人有一万把冷兵器十万人,在强大的火器面前斗不过是渣渣。伪朝需要控制的是威力强大的火药的制造渠道,而不是钢铁。

“果然,时代变得太快,但是我的思想变化太慢……往往是别人走出到了这一步,我这边蓦然回首,才发现是自己在一开始就走错了。”崇祯此刻也是感慨万千。

别说他,就算是黎落也差不多是这样。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他们的眼界和灵感。有时候觉得张弘斌的想法不着实际,但是当别人创造出了新的东西之后,之前的决定就变成了神来之笔。相反他们一直不跟着别人的步伐,结果总是发展得不伦不类。最糟糕的是,就算跟着也没什么用,他们没办法创造出这样的新鲜事物。至少蒸汽机是什么东西,火车行动的原理,他们就没人知道。

“陛下,为今之计,想要我大明强大起来之有两条路了……”黎落低声说道。

于是新的规划必须要进行,有了三种杂粮,以及更好的耕种工具,使得陕西和山西的农作物产量就足够供应整个帝国所需,这还是受灾的情况下。如今四川和云南被打下,两地的雨水更足,出产更多,两地的产量完全足够全国粮食开销,更别说还有缅甸行省。

在这个基础上,陕西和山西就不需要种植食物也没有关系。国会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重新规划两地的农业构成。说穿了,就是粮食部分的比率下降,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原因很简单,作坊需要的原材料有太大的缺口。

崇祯要哭了,当他知道共和国先是建设了一条铁路,本以为是类似京杭大运河之类的昏君之举,谁知道张弘斌居然开发出了不需要马就能够跑的车子。而且听说速度比马还快,只需要加水加煤,就能够不知疲惫的日夜往返。

身为一个帝王,尤其已经主政几年,各地的情况都欣欣向荣的帝王来说,他自然知道铁路的价值。

奈何,自己没办法制造出来,只能干瞪眼。

“直说无妨!”崇祯此刻真的是需要谁来给他排忧解惑。

随后他听说共和国各地的作坊又增加了许多,而且出品率也提高了许多。大量的商品不仅仅是在共和国里面出售,更直接出售到了共和国外,甚至他们大明也在倾销之列。

何谓倾销,就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大量抛售。土布的质量和价格在这些工坊作品面前直接完爆,直接导致大明的土布根本没有任何市场。不否认,这些商人也交税,而且交上来的税收不少。但相比之下让那么多的百姓失去了土布这个经济来源进而破产沦为佃户,作为统治者其能够这样饮鸩止渴?

要禁止吗?崇祯也在怀疑,但黎落的意思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大明引向工业化的道路。伪朝已经开始工业化,而且发展迅速,大明继续守着传统的农耕经济,和小资本经济的话,下场只能是被伪朝吞并。

吞并!崇祯眼皮跳了跳,实际上他最害怕也最不希望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

奈何黎落说得很有道理,如今大明完全还是小农经济,小工坊经济,和被人比完全不行。就算有所谓的炼钢行业,也是在国有的控制下,规模不大。话又说回来,国有企业是怎么样的,就更不必细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