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清 > 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上,南风甚紧

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上,南风甚紧(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了,闯王……

张廷玉脑子猛然清灵,底下传回的消息,说广东民间,也有人传言李肆乃李闯之后,不管是真是假,这层皮蒙在李肆身上,他可是脱也脱不掉,嘿嘿……看天下人,还敢有谁跟你李肆打交道。

“闯王之后,要再兴民不纳粮,夺绅之产,毁华夏根基之事,嗯嗯,好、好、好啊!”

畅春园澹宁居,康熙看了张廷玉呈上的讨贼檄文底稿,一直绷着的颜面终于舒展开了,这盆脏水泼得好!

点出了几个不合意之处,张廷玉浑身通泰地退下了,接着康慈传了另一人进见。

“可满天下千万读书人,也难保有昏聩腐愚之辈,若是深谈此事,也难保不会惑乱他们的心思,因此这国号一事,不必细谈。”

张廷玉读老了圣贤书,自然知道这事可不能细细去掰,斥责了惠士奇后,也否定了王敬铭的提议。

“李贼这檄文,只泛泛而提我大清乃外族而入,得国不正,连说辞都没有,都不值批驳。而更多是在讲天道,什么许人自利,什么结国而利万民、利天下,他立国是卫护这天道,他为君是领受天命,卫护万民,这是混杨朱和老庄之说。于我辈读书人而言,本就是谬论,愚以为,就循着三纲五常,斥其毁我华夏法统,彰示我大清正朔之位就好。”

徐陶璋发话了,他是今年的新科状元,而王敬铭则是康熙五十二年的恩科状元,和早早入宫,深得帝心,状元是由皇上亲点的王敬铭相比,他的底子更扎实,对触及法统之事也更敏感。

张廷玉是此次会议的主持,觉得这个立场堂堂正正,正要点头,惠士奇又发话了。

“胤禛,你看……广东之事,是不是要派下大帅,掌大将军印,执全盘而剿李贼的好?”

康熙和颜悦色地问着胤禛,顿时让胤禛眼角发热。

“就怕此论又发何为正朔之争,我华夏法统自是以三纲五常为基,也要触及天命之论,国受何命而立,说的就是以何为国!李贼之檄文,即便伪逆,但也在回答这个问题,若是朝廷避实就虚,只提正朔,不提正朔之源,正朔之根,怕是要落在下乘。”

这一番话,说得诸翰林面面相觑,张廷玉淡淡看着他,眼瞳里却翻滚着憎恶的精光,这个惠士奇,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皇上几十年仁治,不就是在建这个正朔?可要命的是,眼见盛世而临,正朔之名深入人心,李肆却反了,还拖着一省工商草民一起反了,一巴掌将这仁治而得的正朔给扇飞,再提这一点,怕是继续自打耳光。

那么这正朔,就要上溯到我大清灭李闯,报了李闯灭前明之仇,由此而继承前明基业,这是顺治朝的底调,也算是正理。

可问题是,今上几十年仁治,已觉不必再提清继明之正朔,而是得天下人心来的基业,如今又要老调重提,是不是显得太心虚了?

所以张廷玉很恼怒,如果他们南书房不能凑出一篇讨贼檄文,将李肆的檄文从道义上实实压倒,他们这些读书人,恐怕要辜负身受的深重皇恩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