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锦衣当国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借贷生财 京津倒流

第四百一十一章 借贷生财 京津倒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稳赚不赔,他们想要借一笔钱,这笔钱回来就还,给二成的利息,本来我打算让保险行借出去,可这么多船出海,保险行还要上保的,他们又是保,又是借的,放在一家不合适,所以这生意就准备叫上几个人凑出这笔钱来。”

海船从天津去往辽镇,往返不用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就有二成息,这可是划算之极的买卖,众人都是心动。

王通手拍了下桌子,笑着总结道:

“天津卫的生意如今做到了关外,今后还要做的更远,这样缺银子要借贷的肯定会越来越多,我打算专门成立家店铺,就做着借贷生息的买卖,不知道你们几位有没有什么兴趣?”

富贵人家多有把家里闲钱借出去生息的生意,往往都是高利贷的买卖,可那是小额的银钱,这几十万两上下关系太大,却不敢用高利贷的法子,王通所说的这种,环环相扣,倒是稳妥。

“王老大,家里长辈这次让我过来,就是问问王老大你这边有没有一起发财的法子,要实在不行,河边海边的铺子也行。”

王通笑了笑,摆手说道:

“你们既然求到我这里,怎么能让你们扫兴回去,两个生意,你看看愿意不愿意做!”

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王通开口说道:

“一是造船,关外有钱,奈何货物走山海关费时费钱,山东到辽镇金州那边又是小打小闹,如果咱们这边造出船来,贩运货物去关外买卖,再运回特产,那赚的金银是车载斗量,莫说去往关外辽镇,就是天津卫又有多少人想弄艘船出海贸易,可船匠稀少,连买船都没有地方去买,不过造船也是花费大笔银子的勾当,一家一户承担不起,需要众人集资凑钱, 只要建成,必然大笔金银进帐。”

从京师来者几个人中,除了唐四海是皇商背景,懂得些买卖经济之道,其他人最多也就是个似懂非懂,王通一套套的说完,他们在那里都有些迷糊,王通也知道他们几个是做不了主的。

自从保险行之后,许多想法在王通脑海中冒出来,天津卫这种繁荣局面正适合他这些想法施行,集资借贷今后还有种种安排变化,却不必在这里讲明了。

“不急着拿主意,毕竟这么大笔银子,回去商议下再说,你们现在都在京营当差,难得出来一次,在天津卫好好玩玩,如今天津卫南北好玩好看的什么都有,只要兜里有银子就成,你们几个连银子都不必担心,一切花销都在我身上了!”

说到这里,看到桌上几个人都有苦苦思索的神色,王通又继续说道:

“第二个就是借贷,辽镇运了几百根大木来天津卫的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吗?”

看到众人点头,王通笑着说道:

“贩运木头那人赚了银子,在天津卫大肆采买,带了整整二十几船的东西回去,听说咱们天津卫的南北货物在关外价钱最起码翻个一倍,带了那边的特产再回来,这又是一笔大进项,天津卫这边的三江商行和几家商行知道了,就想趁着封海前后跑一次,你们也知道,这消息早晚大家知道,去得人多了,货物多了,价钱早晚要降下来,赚的也就不会那么多,所以这次这几家商行准备集合百余艘船,多多带些货物过去,可前面这几家商行都在保险行投了不少现银,百余艘船的货物需要的款子不凑手,所以就想借贷。”

听到这时,大家都有些明白,注意力完全被王通所说的所吸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