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230章 无名之辈

第230章 无名之辈(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目送张有誉离开,史可法问道:“淮安府今日可有塘报送到?”

“没有。”高弘图摇头说,“我刚才去通政司看了,没有淮安的塘报。”

“连塘报都发不出来了吗?”姜曰广忧心忡忡的道,“这么说来,建奴已经是完成了对山阳城的四面合围了。”

解学龙也是叹息:“也不知道还能撑几天。”

“淮安府多撑几日少撑几日影响不了大局。”高弘图一摆手说道,“我等只需要做好长江的江防即可,建奴没有水师,就别想跨过长江。”

顿了顿,高弘图又道:“还有,就是这个利钱定得未免太高,一年债十一归,三年债十四归,五年债十八归,十年债更是三十归,属实太高!”

“呃啊?”张有誉道,“高阁老,内务府发卖的第二期债券,便是这个利钱,我们总不能比内务府定得低吧,不然谁会买账?”

“谬矣。”高弘图说道,“江南缙绅商贾买卖债券,有谁会真正在乎利钱高低?他们贪的乃是低买高卖的差额,所以我们户部市易所发卖的债券完全可以将利钱定得最低,因为定得再低,也照样有人买。”

高弘图这话却是说到了本质。

“此事我与高阁老所见相同。”解学龙道,“利钱可以定低些。”

顿了顿,高弘图又说道:“只要南京城还在,大明朝就仍然还在!”

解学龙幽幽说道:“话虽如此,可还是希望山阳府能够多撑几日,如此我们也能够准备更加充分些,至少得让南安侯再调一支水师过来。”

“这话说的,我又何尝不想淮安府多撑几日?”高弘图没好气道,“可问题是,你得淮安府撑得住才行,就凭几个无名之辈,淮安府能撑得住吗?”

见史可法和姜曰广也不反对,张有誉问道:“那具体该定多少?”

高弘图一言而决:“就定一年债百一,三年债百三,五年债百五,十年债则为十一之数即可,只要户部拿南直正税作抵,缙绅商贾肯定会买账。”

顿了顿,又说道:“说白了吧,他们的银子藏地窖里就只能长灰,可要是存入户部银号再买入债券,每年就能有百一的旱涝保收钱,何乐而不为?”

“好吧。”张有誉无奈的说道,“那就暂定为一年百一。”

其他细则没问题,张有誉带着条陈回到户部去重新草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