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工科生 > 第九十七章 态度

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今的秋浦县上下,可以说处处都是肥缺,不差油水。

“来了来了,都注意点,莫要给本县丢人”

“明府放心,都是本地最体面的后生”

“后生?怎地没有女子?糊涂去……去把家眷都叫来都去”

“这……宅妇抛头露面……”

这年头因为武汉带头搞大建,扬子江两岸的山区,原本大量的石材木材只能放着看,现在因为舟船载重量上升,加上沿江道路修建,这就让原材料走出山区有了指望。

秋浦县毗邻贵池水,这几年主要出口产品,就是原材料。

尤其是矿石、石材、木材、竹材。

苏杭淮扬现在流行的大户园子,用到的大量松柏紫竹金竹,大多都是贵池水两岸所产。

而本地自春秋以来,就有铜铁冶炼的传统,铜矿石品位尚可,大量矿石就是直接开采之后非就地冶炼,而是由铜监转运到扬州,由钦定征税司衙门协同冶炼。

“老自抛你妈啊抛你知不知道武汉是甚么光景?府内多少女郎操持业务?一个女子都没有,是不是想让老子得罪张梁丰?你是不是想抢老子的位子”

原本风度翩翩的秋浦县令破口大骂,荥阳郑氏自己的体面也不顾了。

他不知道宅妇抛头露面不好吗?可武汉谁家不是抛头露面的?连带头大哥自己都是如此,他家里的女郎都特么出来做官了

“你他妈是不是搞我?”

郑县令当时就毛了,各种官话方言夹杂在一起,骂的相当粗暴。

如今在江都,是有一个铸币局的,新的开元通宝母钱,就是由武汉工匠在扬州制作的。

和宣州西部大多数的县一样,秋浦县的农业,也主要是山地农业。但秋浦县属于上县,哪怕只算农产品,其经济作物规模相当惊人。

山区大量种植棉麻油茶作物,尤其是茶叶,已经演变出两种名贵茶品。一是贵池“雾里青”,二是九华茶,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毛峰。

高端茶叶也是要卖人设的,没有权贵推动,光靠民间口碑很难铺开。秋浦县前几年上任的县令郑康,因为种种关系,在县内算是颇有话语权,过江龙镇压了地头蛇不说,还跟颜师古拉近了关系。

有宣州一把手吹法螺,加上自己的来头也不小,自然把秋浦县的特产做了上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