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之纨绔少爷 > 第三百二十六章 赴扬州

第三百二十六章 赴扬州(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魏承德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天下任何事情,都是有了正式的说法以后,才能尽付而行,恕老臣直言,皇上刚刚登基,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威望和根基尚未稳固,臣民和四夷皆在睁大眼睛盯着皇上,看皇上到底有何作为,新皇登基尚月余,便大张旗鼓起兵平灭叛乱,岂不是给臣民们留下一个穷兵默武的暴君印象?印象一旦产生,将来皇上若再想收拢人心,不知还要花多少时间和jing力,皇上,叛乱易平,民心不易收啊!得失之间,还请皇上斟酌。”

魏承德侍奉两代帝王,任兵部尚书多年,德高望重,这番老成谋国之语说出来,书房内众臣纷纷点头赞同,魏大人说得不错,轻易便起大军平叛,实在对皇上的声名不利,更何况先皇在世之时,平潘文远和前太子之叛乱,天下百姓早已人心惶惶,若新皇也重蹈覆辙,恐怕百姓们愈惶然,到时民心思变,朝廷会得不偿失。

胖子闭上眼,肥肥的手指不轻不重的敲击着椅子的扶手,半晌后,他睁开眼,望着魏承德道:“老大人说得有理,联倒是疏忽了这一点,依老大人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才好?”

魏承德捋了捋胡须,微笑道:“方铮方大人此时正在江南代天子巡视。比我们更熟悉江南的情势,此时想必他已有了主张,之所以上这份奏章,乃是担心朝中大臣言官们说他有独断专横之嫌,故而上奏章请旨,皇上不如下道旨意给他,说个大概,方大人会知道怎么做的。”

胖子笑了:“不错,方铮那家伙一肚子鬼主意,联又何必再画蛇添足?来人,传旨,命方铮便宜行事,告诉他,泰王之事不能大张旗鼓,叫他想办法悄悄把泰王抓捕起来,押回京城,”

此时,胖子心中不由生了几分愤怒,更多的,则是被人背叛的耻辱感。他与泰王自幼交好,先皇的诸多皇子,胖子与他们素无往来,惟独对这位三皇兄,却是兄弟情深,他与泰王年纪相仿,xing情相似,从小到大,自是无话不谈,却没料到,泰王竟是谦恭其表,实则乃包藏祸心之辈,这让胖子心中感到一阵悲凉。

幸好自己派方铮下江南,一月不到方铮便察觉了泰王的yin谋,否则若任由泰王在民间积蓄展,将来不知会酿成何等泼天大祸,看来这次派方铮下江南的决定是对的。想到方铮在江南为自己费心劳力,为自己的江山社稷奔波辛苦,胖子不由打从心眼里生出一股暖流,被兄弟背叛的悲凉之情稍有缓解。

闭了闭眼,又忽然睁开,胖子肥肥的脸上不经意的抽搐了几下,缓缓道:“各位爱鼻,方铮的奏章已写得很清楚了,联没想到,泰王竟是如此包藏祸心之辈,实在让联痛心不已!各位当知,联之即位,乃是顺天意,从民心,先皇驾崩之前,当着各位爱卿的面亲口传位于联,而且也留下了遗诏,以示后人和天下臣民,联不明白,为何这天下觊觎皇帝之位的野心之辈如此之多?以前的潘文远,还有前太子,如今又多了个泰王,这天下的人心都怎么了?各位爱卿,何以教联?”

胖子的语气隐隐含着几分怒气,书房冉几位大臣互望一眼,纷纷垂头叹息,不敢接话。

沉默半晌,礼部尚:“皇上,礼乐崩坏,人心不古,滋生邪念,此乃逆天道罔民心,大逆之举也!吾皇即位时ri尚短,要之举,当重教化,尊儒术,令天下臣民重拾君臣之道,遵从三纲五常之诲,假以时ri,臣民皆知君君臣臣的道理,天下靖矣。”※二:飞缓点头。扫视众臣,强笑道!,“杨尚书户言。很,联当继先皇之志,召群臣商议,尽快定出教化臣民的具体章程。一不过,现在的燃眉之事,乃是如何应对泰王不臣之举,各位爱卿可有良策?”

魏承德插言道:“皇上,泰王既已藏匿,要抓捕他恐怕很难,为防万一,皇上还是应当调动兵马待命,以便随时应付紧急情况,依老臣之见,皇上可调徽州驻军守住江南之北面,调楚地驻军守住江南之西面,冯仇刀将军正随侍方大人左右,不如再调其麾下之龙武军北出京城,守住江南之南面,如此,三路大军对江南形成三面合围之势,若万一泰王真的起兵谋反,皇上可授方铮兵马指挥之权,全力扑灭叛乱,朝廷也不用慌慌张张迎战了。”

胖子思索良久,终于点尖道:“准奏。”

旨意到达苏州,方铮率随行官员跪接圣旨后,整个钦差行馆顿时忙乱起来。

御史中承郑儒起身禀道:“皇上,泰王大逆之举不容姑息,老臣以为,泰王的yin谋既被方大人现,趁着泰王此时准备不足,实力尚不如命方大人领兵平叛,在泰王还未公然起兵谋反之时,尽快将其拿下,将其爪牙逆从一网打尽,消弥兵灾于无形”

“郑大人此言差矣!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魏承德起身驳道:“皇上,兵者,凶器也,不到万不得已,切莫妄动刀兵。

休说如今国库空虚,粮饷不足,此时若再起兵平叛,耗费钱粮巨大,实不合时宜,便是为了吾皇之名位威望计,此刻也委实不宜大动干戈,请皇上三思!”

胖子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缝:“魏大人可否为联详细说说?联之名位威望,跟平灭叛乱有何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