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82章 大明宪法

第482章 大明宪法(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路振飞的意思就是说,黄道周你差不多就得了。

黄道周却一点不领情:“如此矫诏是不算矫诏,但是圣上许李妃领兵在外,此举仍有违太祖高皇帝之祖训,不妥。”

崇祯原本也不希望李香君领兵在外,再加大半年不见还真有些想念李香君,当即打算就坡下驴将李香君召回南京。

但是话到嘴边却忽然又改主了主意。

因为崇祯发现,现在或许是个契机,一个修改皇明祖训的契机,一个颁行大明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宪法》的契机!

一个社会也要包容不同的声音。

当尖锐的批判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也将变得刺耳,当温和的批评也消失时,沉默也将变得不怀好意,所以上位者不该寻求只有一个声音说话。

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勇敢面对,让不同的声音自由传播争论。

只要心里真正装着百姓,只要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百姓会用他们自己的脚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百姓一时理解不了,可是等到他们撞了南墙,吃过亏,终究有一天会回到正确的道路。

所以崇祯从来不介意道学先生说话。

不如借着这个好机会,将皇明祖训修改一下确定为华夏第一部宪法?

当下崇祯说道:“既然黄阁老说到了皇明祖训,正好四位阁老都在,那么今天正好与朕讨论一下皇明祖训,大明自太祖高皇帝传至朕手上,已历十六帝凡两百八十年,期间世事变幻,天下多有变故,那皇明祖训是否也该与时俱进,做出一定之删改呢?”

也从来没有过查封翰林日报的念头。

如果哪一天道学先生销声匿迹,大明只剩下心学一个声音了,崇祯反而会感到担心,因为当一个学说或者说一个思想失去了外部的竞争者,很快就又会变得固步自封,转而拼命阻止更新派的思想涌现出来将其取代。

总之崇祯不介意道学先生说话,但是矫诏这个话就不能乱说。

当下崇祯黑着脸说道:“朕虽未给李妃下中旨,但却给了忠贞侯一道密诏,许她擅专之权,若是朕没有猜错的话,忠贞侯应是将此诏给了李妃,否则李妃也没有这胆子在遵义府清丈田亩并推行均田之国策。”

路振飞便立刻附和道:“定是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