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江山 > 第三三五章 花好月正圆 (下)

第三三五章 花好月正圆 (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首先是海鲜,在汴京城的高档宴会上,主要以河鲜为主,因为这里是内陆,运输不便,人们所吃的海产品,大都是失去精华的腌制货,味道自然不佳。但是四海商号在沿海收购到上等的鱼虾蟹贝后,采用‘冻运法’。先送入冰窖彻底冰冻,然后装入层层包裹的保温箱中。

再令所属的沿途各商栈制备冰块,使保温箱内始终处于冰冷状态,用最快的速度运抵京城。

待送到一品楼时,那些海产品仍然是冰冻的。自然保持新鲜,只需要简单烹制,其天然的鲜味便盖过内陆的一切菜肴。

其次是蔬菜,这个季节,北方的蔬菜品种已经很少了。但南方依然应有尽有。除了那些国内原产的蔬菜之外,四海商号还从印度引种了木耳菜。从阿拉伯引种了莴苣、包心菜,刚刚在广西培育成功,这次也一股脑运来了。

还有就是热带水果。什么香蕉、菠萝、芒果、榴莲、山竹、火龙果、红毛丹、黄梨……依托便捷的海运,十天时间便送到了汴京,虽然已经有一半腐烂,但因为运量太大,剩下的一半,也足以供应这次宴会了。而且陈恪还给传富出了个主意,把那些外表不再光鲜的水果榨成果汁,定会大受欢迎。

第四件定情物是耳环,倭女唱道:“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而后从盘子里取下耳环给新娘戴上。在宋代,小巧简洁地耳环称为‘丁香’,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陈恪为小妹准备了前者,为月娥准备了后者。

第五件定情物是香囊,倭女们吟唱着:“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为二位新娘子系上。

第六件定情物是玉佩,倭女们吟唱着:“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第七件定情物是同心结,倭女们吟唱道:“何以结同心?素缕连双针。”后世中国流行的同心结,都是单色的。但日韩的同心结,依旧像宋朝一样,采用双色编织,意味二人一体。

第八件定情物为金簪,倭女吟唱道:“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为二位新娘插上簪子。

有了如此顶级的食材,传富自然使出浑身解数,把从陈恪那里学到的,但一直没有用武之地的,粤菜、闽菜、日本菜、乃至西洋菜的作法,全都搬出来了……为此他专门带大厨去广西操练了数月,力求精益求精。

天时地利人和,汴京城乃至后世公认的‘一品江山席’,就此诞生了。

第九件定情物是钗,倭女吟唱道:“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最后一件是裙,倭女吟唱道:“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当然这件不会当场穿起。

这就是宋代为何剩男剩女特别多的原因,光凑齐这‘定情十物’,就足以让小户之家砸锅卖铁了。一旦女方不降低要求,婚事只能无限期拖下去……送完了定情十物,就算是把新娘子牢牢拴住了,陈恪出来到外面向来宾敬酒。女客们在内院开席,自不消提。

婚宴由一品楼倾情承办,为了办好这场盛大的宴会,蔡传富直接停业三天,全店员工全力筹备。他不仅为了报答师傅的恩情,还是有野心的……给满朝公卿做饭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如果能推陈出新,抓住这帮大宋顶尖人物的胃。那距离他的人生目标,便又近了一步。

一品楼也得到了四海商号的全力配合。李繁的眼光。可不是传富能比,他知道,这是为四海商号打响名头的绝佳机会。因而不惜本钱,为婚宴运来了三船汴京见不到的食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